为持续深化区域商协会联动,拓展产业合作空间,6月24日下午,顺德潮汕商会代表团在许泽波会长的带领下,先后走访均安总商会和杏坛总商会,开启"潮启行|走进顺德十大镇街总商会"交流活动。走进均安:共探产业融合新路径第三站,代表团到访均安总商会。在会长范耀纪、监事长麦振山的热情接待下,双方进行座谈交流。秘书长林秋玲系统介绍了均安总商会的发展历程与特色工作。均安总商会会长 范耀纪座谈会上,范耀纪会长对我会在会员服务、潮商资源整合等方面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,特别赞赏潮商“敢打敢拼”的精神为顺德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,期待两会深化合作。顺德潮汕商会会长 许泽波许泽波会长充分肯定均安总商会在政企协同、金融赋能等领域的突出成果,表示将积极借鉴先进经验,重点推进两会企业务实合作,拓展会员企业合作空间。左:理事、南部会员服务中心主任 王桂盛成员代表/中国移动顺德公司副总经理 许鑫燕我会秘书长林纯重点介绍了商会创新的“2+5+8”会务管理模式及商会资源对接平台建设情况;理事王桂盛作为南部会员中心主任,也表达了推动两会企业常态化交流的积极意愿;专家库成员代表/中国移动顺德公司副总经理许鑫燕就中国移动在智能制造、数字转型等业务进行了简单分享。均安总商会会长范耀纪,监事长麦振山,秘书长林秋玲及秘书处代表参加交流活动。相聚杏坛:共谋创新发展新机遇学习团随后到访杏坛总商会,受到梁瓒伦会长等领导班子热情接待。秘书长李惠霞详细介绍了商会发展历程、会员服务特色及创新工作成果。杏坛总商会会长 梁瓒伦梁瓒伦会长对代表团表示热烈欢迎,重点分享了杏坛总商会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的创新实践。他指出,杏坛蓬勃发展的产业生态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,潮商群体凭借卓越的商业智慧与开拓精神在业界取得了卓越影响力,期待未来与潮汕商会开展更深层次的互动合作,欢迎更多潮商参与杏坛建设,共同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效益的双赢。杏坛总商会常务副会长 吕义胜吕义胜常务副会长提出“潮顺一家亲”理念,建议两个商会加强交流互鉴,融合顺德务实与潮汕创新优势,实现共赢发展。顺德潮汕商会会长 许泽波许泽波会长在总结发言中表示:潮汕商会与均安、杏坛总商会在会员服务、创新驱动等战略发展方向上高度契合,此次交流为我会搭建了高层次的合作平台。值此我会成立十周年之际,我们将以此次走访为契机,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,实现优势互补、协同发展。顺德潮汕商会副会长、青工委主任 姚晓芳副会长、青工委主任姚晓芳也表示,此次走访镇街总商会将有效促进潮商与顺商的资源对接,为后续开展深度合作奠定坚实基础。会长许泽波,副会长、青工委主任姚晓芳,秘书长林纯,理事、南部会员服务中心主任王桂盛,专家库成员代表/中国移动顺德公司副总经理许鑫燕参加走访交流活动。
你知不知道为什么潮汕不划归福建管辖呢? |
||
潮州人说闽南语,吃闽南菜,拜妈祖,但是为什么不划归胡建管辖呢?你是否有质疑过这个历史问题?不知道?没关系,咱们看看就知道了! 人种上,潮州人和福建人都是来自北方战乱的移民,都是一个爹妈的孩子。南宋末期,因逃避外军入侵导致的战乱,南宋末年那一次规模最大,十几万福建莆田人移民到如今的潮州地区。至今闽南地区和潮汕地区的姓氏种类上仍有大量重叠,在名门望族上,大潮汕和大胡建基本一致甚至雷同,不少潮汕人身在潮汕,根在莆田。 潮汕话在一定程度上和福建人说的闽南语隶属同宗,都是闽粤语系的一部分,只不过是潮汕话属于小宗,闽南语属于大宗,潮州话源自古闽南语莆田话。福建古莆田话属于闽南语,至今福建漳州等地仍有很多人会说潮汕话,只不过是因为加入了福州话的成分,部分福建人已经不能潮汕进行比较顺畅的交流,但是从根本上,都是同样的语系,潮州大部分地区仍相当流行台湾的闽南语歌曲,大部分也可以在短暂学习后,较为精准地说闽南语。 潮州菜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闽菜的一部分,众人皆知的潮州卤味,蚵仔煎,粿条,福建人也有,但是只是因为潮州在行政规划上多次被划归广东,所以在一部分人看来,本来隶属闽菜的潮州菜被地缘政治强行划归粤菜。 同时,潮州人和福建人都是多信仰的人群,但是最为相似的是,由于地缘上的及其接近,两个族群都信奉妈祖,每一年都会举行大型的迎妈祖的活动,祈求风调雨顺,下海平安,农业兴盛。
再来看一组数据先: 前111年,汉王朝在潮汕地区置揭阳县,隶南海郡,南海郡即广东所在。523年,饶平县、南澳县一带划回福建,注意了,这是潮汕在中央王朝统治下第一次划归福建管辖的地区。 隋朝开皇十年,590年,隋王朝罢州设县,次年,于义安县设立潮州,以潮水往复为名,潮州名始此;两年后的开皇十二年(西元592年),整个潮汕地区划回福建。 唐朝基本延续了隋朝的行政规划制度,贞观三年,西元629年再次划回福建,隶属江南道福建观察使。 唐贞观十年,西元636年,改隶属岭南道。 景云二年,西元711年,再次划回福建,潮州先后隶属江南道福州都督府,闽州都督府和福建经略使。 唐玄宗期间,这位大神在亲政期间的开元十暨公元751年,将隶属福建一段时间的潮汕地区由从江南道(福建)改为岭南道(广东)管辖。 两宋基本沿袭唐朝制度,直到明朝万历年间,即1575年,南澳岛开始分属福建,广东,设南澳副总兵,即“协守漳潮等处驻南澳副总兵”,分广东、福建两军营。 清康熙二十四年(西元1685年)升设南澳总兵,管辖闽南、台湾、粤东海域军事,直到1915年,南澳全岛才划给广东。 在历史上,潮汕就这样被来回割来割去,中央觉得闽粤谁势力过大就把潮汕割给弱的一方,但是大部分时间里,潮汕一直属于广东管辖。 自从嘉靖年间海禁开始后,广东逐渐成为全国对外贸易的唯一官方指定地区,此后清朝的十三行,鸦片战争期间的各种殖民地,通商口岸均选择在广东开设,加上上世纪以来的经济政策地区倾斜明显,广东已经在各方面领先福建几条街,大部分潮州人已经习惯自称广东人(尽管一句粤语都不会说),经济上的优越感已经逐渐拉大,和福建的地区合并已经不再可能。 广东也好,福建也罢,经济文化上的融合已经逐步打破地缘划分上的隔阂,这种文化上的根本认同,在一代死一代生的轮回反复中逐渐变淡,成为历史。 |